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主辦的普通話節2006將於星期日(11月12日)舉行一場長達7小時的普通話短劇馬拉松中學生話劇表演,歡迎公眾免費入場參觀。
來自40所學校的中學生將以接力形式,演出一齣名為《嘀嗒‧香港》的普通話話劇,透過24個描述不同處境的短劇,介紹一些經常在香港可見的人和事,包括:「排隊」、「幼稚園面試」、「戲院盜錄」、「銀行入數」、「餐廳等位」及「放工」等。
普通話短劇馬拉松由劇場空間統籌,並為參與演出的中學生提供26小時的話劇及普通話訓練,藉此鼓勵他們多學多用普通話。
是次表演將於上午11時至晚上7時在西九龍奧海城2期商場地下北翼中庭舉行。為了鼓勵學生投入演出,大會更特別邀請前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現任香港教育學院持續專業教育學院一級導師朱川教授;國家一級演員及香港科技大學語言中心語言講師譚成珠;以及本地舞台工作者兼香港劇場體育聯盟總監何浩源擔任評判,根據同學的普通話咬字、語音、戲劇表演及整體合作等,選出「最佳普通話演繹」和「最佳演出」兩個獎項的得主。
語常會自2002年起每年均舉辦大型普通話推廣活動,今年的普通話節除上述普通話短劇馬拉松外,另有多項專為學生及教師而設的活動,包括:學生普通話廣播訓練班廣播比賽暨嘉年華、新人類移動大舞台、普通話青年領袖思辯交流營、2006大專普通話辯論賽、粵港澳普通話大賽(香港區決賽)、普通話戲劇講座及工作坊、普通話戲劇欣賞 ── 《德齡與慈禧》等,以鼓勵學生及市民多練習普通話。
語常會於1996年成立,就一般語文教育事宜及語文基金的運用,向政府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