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今天(6月27日)就其語文教育檢討發表總結報告。 該份名為《提升香港語文水平行動方案》的檢討總結報告,撮錄了該會在本年1、2月公眾諮詢期間收集所得的意見,並列出該會的最後建議。 在發表《行動方案》的新聞發布會上,語常會主席田北辰感謝各界人士提出的寶貴意見及建議。 田北辰表示:「我們已考慮在公眾諮詢期間收集所得的193份意見書,並對建議作出適當修改。」 公眾普遍支持語常會建議中的兩大方向: (一) 應為學生及在職人士制定語文能力指引,以反映社會目前及未來的需求; 以及 (二) 社會各界應共同努力,營造一個更能推動語文學習的環境。 為強調語常會的重點建議,田北辰指出:「為改善學校語文教育的質素,我們強調應提升語文教師的資歷,以及改革語文課程和教學法。」 語常會建議由2004/05學年開始,新入職語文教師應持有主修相關語文科目的教育學士學位,或主修相關語文科目的學士學位及主修這個語文科目的學位教師教育文憑或證書。未持有建議資歷的新入職教師,須在入職後3至5年內取得有關資歷。 田北辰表示:「若學校管理層認為必須委任從未接受任何師資訓練的教師教授語文科目,我們建議這些教師在擔任教學工作前或執教後一段短時間內,應修讀預修課程。」 田北辰補充:「有關預修課程須協助這些教師在繼續修讀正規的師資培訓課程前,掌握基本的語文教學技巧。」 然而,田北辰重申,語文教育並不只是學校管理層、語文教師及學生的事。 他指出:「社會人士,尤其是家長、僱主和傳媒,必須與政府攜手合作,合力營造一個更能推動語文學習的環境,提升香港整體的語文水平。」 田北辰表示很高興政府接納語常會的最後建議,並承諾落實推行。 田北辰指出:「最近沙士疫症爆發的經驗告訴我們,旅遊業和國際商貿對香港的經濟非常重要。要維持及提高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我們必須竭盡所能,改善目前和未來在職人士的兩文三語能力。」 田北辰表示,語常會在未來數年有兩大重點工作。 「第一,我們將和政府及其他有關團體合作,以監察各項建議的推行情況,並評估這些建議對改善語文教育的成效。」 他解釋:「第二,我們將會繼續推行或委託舉辦對香港語文教育有益的活動。緊接2002年的普通話月,在語文基金的支持下,我們會在今年9月中至11月中贊助舉辦普通話節。我們亦計劃每年舉辦類似的活動,以提高公眾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興趣。」 「此外,語常會將繼續不遺餘力,向中學教師及學生,推廣以英語電視節目作為英語教與學的資源。另外,委員會亦正計劃委託進行研究,進一步了解成功轉用普通話教授中文科所需具備的條件。」 語常會的最後建議摘要,可參閱附夾的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小冊子。該小冊子亦會經民政事務總署轄下的民政事務處向市民派發。檢討總結報告的全文,將上載至語常會網頁(http://www.language-education.com),供市民查閱。另外報告亦會發送至各大教育機構及有關團體。 語常會在1996年10月根據《教育統籌委員會第六號報告書》的建議而成立,目的是就一般語文教育事宜和語文基金的運用,向政府提供意見。 語文基金自1994年3月成立以來,已資助接近260項計劃,受惠團體包括高等教育機構、學校、社會機構和教育團體,目標都在增強本港市民的語文能力。 |
下載文件 | |
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附件一 ── 建議摘要 | |
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附件二 ── 持有各類資歷的中文及英文教師之建議專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