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由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委託進行的調查發現,本港僱主大致滿意他們新入職大學畢業生僱員的英語能力。 語常會主席田北辰今日(11月28日)表示:「有關結果提醒我們,大家經常說現今年輕一代的英語水平遠遠落後於上一代,但這種說法未必完全準確。」 該調查由語常會委託香港政策研究所(以下簡稱「研究所」)於2005年9月及10月期間進行,以了解本地私營機構的僱主對大學畢業僱員的英語能力有怎樣的期望。有關調查的撮要載於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附錄一。 研究所以深入訪談形式接觸了本港7大行業的主要企業,包括:製造及建造業;批發及零售業、進出口貿易;飲食店及酒店業;運輸、倉庫及通訊業;金融、保險及地產業;商用服務業;社區、社會和個人服務業及其他。所有受訪企業的僱員人數不少於50人,大部分聘用500至1,000人以上。另外,有關調查又以電話訪問了500間企業,主要為中小型企業。 調查結果顯示,大機構期望擔當不同工作崗位的大學畢業僱員,英語能力達到相等於國際英語水平測試制度(IELTS)5.5分至7.0分;而中小企的期望,則由相等於IELTS 5.58分(金融、保險及地產業),至相等於IELTS 6.30分(通訊業)不等。 根據語常會於2004年進行的另一項調查,邀請了200名僱主,其中包括香港政府、跨國及本地大型企業,以及中小企,提名他們屬下剛從本地大學畢業1至3年、而其英語能力又令僱主滿意的僱員參與IELTS考試,結果約有200名僱員參與了考試,其中在私營機構任職的僱員中,約百分之八十五考獲5.5分至7.5分,平均則為6.5分。有關結果載於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附錄二。 研究所這次就僱主對大學畢業僱員英語能力的期望所進行之調查,與另一項同樣採用IELTS來測試大學畢業生的統一英語水平評核計劃比較,結果大致相若。 今年較早時有8,700名本港應屆學士學位畢業生參加了評核計劃,考取的總平均分為6.64,較對上一屆之6.51分為高。其中百分之八十七的考生更考獲6.0至7.5,證明他們是「良好」或「優良」的英語使用者。這個水平範圍亦為不少海外地區用作招聘大學畢業生的基準。 田北辰認為:「這些數字清楚顯示出,我們大多數的大學畢業生都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切合他們未來僱主的期望。」 他說:「不過,我們不會基於這些數據,而對我們學生的表現感到自滿。調查結果反映,我們過去數年就提倡良好語文能力的重要性而進行的工作,方向是正確的,我們亦應該對前景感到樂觀。當然,社會大眾包括教育界、政府、商界及其他相關的團體,應該繼續為提升香港語文能力共同努力。」 在調查期間,不同界別中小企僱主亦被問及他們對大學畢業僱員之英語能力的滿意程度。這些僱主普遍滿意畢業少於1年的大學畢業僱員,但在製造及建造業,社區、社會和個人服務及其他行業,相對來說較少僱主滿意大學畢業僱員的英語能力。研究所相信,這種只出現在個別行業的情況,可能與它們跟其他行業相比,一般較難聘請最優秀的大學畢業生有關。 在大企業方面,除保險業及酒店業外,其他受訪的企業大致滿意本地大學畢業僱員的英語能力。但由於受訪企業數目所限,調查未有詳細分類。 部分受訪企業的人力資源行政人員則建議大學畢業僱員改善他們的報告寫作技巧、演講技巧,及與行業或工作有關的英語。 田北辰表示:「調查結果反映我們的整體情況不差,但個別範疇需要多加注意。我們將繼續密切注視有關情況,並加強與商界及教育界的合作,必要時會透過如職業英語運動等項目來進行一些工作。」 有關僱主對大學畢業僱員英語能力期望的調查報告稍後將上載語常會網頁,網址為http://www.language-education.com。 語常會於1996年成立,就一般語文教育事宜及語文基金的運用,向政府提出建議。 |
下載文件 | |
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附錄一 | |
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附錄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