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在香港生活的少数族裔人士显著增多,他们除了要面对文化差异,更要解决由语言隔阂引起的问题。要让少数族裔人士融入社区、落地生根,帮助他们提升中文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语常会先后推出不同项目,以照顾非华语人士学习中文的需要。由2012/13学年开始,语常会推出了「支援非华语儿童学习中文」鼓勵非华语儿童尽早开始学习中文,提高学习的兴趣。另外,语常会又在2015/16学年推出 「已离校非华语人士职业中文课程」计划,邀请大专院校/培训机构为已离校非华语人士开办职业中文课程,提高他们中文方面的听、讲、读、写水平,帮助他们获得资历架构认可的中文资历,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为了提升教师教授非华语人士学习中文的效能,并为非华语人士提供自学中文的工具,语常会也开展了「非华语人士中文学与教材料开发」计划,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最近已开发的学与教材料有: 「时事学中文」 应用程式和《非华语学生中华文化读本:历史人物篇》。
教育局由2014/15学年起,透过语文基金以试验性质推行「『教授中文作为第二语言』专业进修津贴计划」。此项计划为在职中文科教师提供津贴,鼓励他们修读有系统的兼读制课程,以提升其教授非华语学生学习中文所需的教学知识及技巧,并理解华语及非华语学生在文化上的差异,从而更好地装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