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今年再度舉辦普通話節,活動內容比前更豐富;除了連串專為學生而設的普通話活動外,更首度為教師舉辦培訓活動,讓他們掌握透過戲劇提升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興趣之技巧。
此外,語常會亦委託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製作電視節目,分享各界人士學習普通話的成功經驗。
語常會委員兼普通話節2006籌備委員會委員劉筱玲校長今日(9月24日)出席普通話節2006開幕禮時表示:「語常會每年都會舉辦大型的普通話推廣活動,希望為學生在課堂之外提供多元化、愉快和靈活的學習環境,讓他們有更多機會接觸和應用普通話。同時,我們亦舉辦各類型的社區活動,鼓勵全港市民積極參與,在社會營造良好的普通話語言學習環境和氛圍。」
她指出:「普通話自1997/98學年已成為中小學的核心課程之一,讓學生從小接受正規的普通話訓練。而教師也透過參加語文基金資助的普通話沉浸課程,親身到北京等普通話語言地區實地學習,提升普通話能力。加上其他在職人士通過不同的渠道學習,不少人都能夠有自信地在日常工作中應用普通話。」
她說:「隨著普通話越來越普及,我們掌握好的普通話語言能力,有助把握種種機遇,開拓更大的發展空間。」
普通話節2006設有多項學生活動,包括:由香港電台普通話台為小四至中七學生舉辦的「學生普通話廣播訓練班」廣播比賽暨嘉年華;透過學校巡迴音樂表演鼓勵中小學生練習普通話的新人類移動大舞台;以普通話辯論推動中學及大專學生交流的普通話青年領袖思辯交流營;以及2006大專普通話辯論賽和粵港澳普通話大賽(香港區決賽)等。
同時,有見過去多屆普通話節的戲劇活動均深受學生歡迎,語常會今年更進一步,邀請香港話劇團為教師舉辦戲劇講座及工作坊,並舉辦一場專為教師及學生而設的普通話戲劇欣賞,讓教師掌握如何通過戲劇進行普通話教與學。
在社區層面,普通話節2006會首度利用電視節目分享各界人士學習普通話的成功經驗,以鼓勵更多市民學好普通話。有關節目將於10月30日至11月10日期間,逢星期一至五晚上7時30分在無綫電視翡翠台播出。
此外,語常會亦安排了多項公開活動,包括於10月21日由學生普通話躍進大獎及最積極推廣普通話學校大獎得主分享心得的「學生學校獎」頒獎禮暨分享會、10月29日由演藝界人士聯同學生演出的普通話嘉年華,以及11月12日由中學生連續9小時演出的普通話短劇馬拉松。有關活動均歡迎公眾參加。
普通話節2006各項活動的詳情已上載語常會網頁:http://www.language-education.com。
今日出席普通話節2006開幕禮的嘉賓包括:語常會委員兼普通話節2006籌委會委員何淑賢、助理廣播處長(電台)戴建文、普通話節大使楊千嬅、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董事局主席張永霖、內地著名作家兼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中國傳媒研究計劃主任錢鋼,以及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副總幹事劉俊泉。
語常會自2002年起每年均舉辦大型普通話推廣活動,共推出40多項活動,以鼓勵學生及市民練習及應用普通話,總參與人數逾28萬人次。
語常會於1996年成立,就一般語文教育事宜及語文基金的運用,向政府提出建議。